探索文学创作的艺术之道文学创作是一种高度个人化和主观化的艺术形式。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见解,通过将内心世界付诸笔端,创造出富有灵性和魅力的作品。探索文学创作的艺术之道,意味着深入了解这一过程中的诸
作者简介
宗白华(1897年-1986年),何人不起故园情。火树银花,籍贯为江苏常熟。现代新道家代表人物、哲学家、美学师、诗人。主要著作有《美学散步》、《艺境》等。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指出:“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璀璨洛阳《正月十五夜》唐·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成就的灵境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他将意境称为古代画家诗人“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啊,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点碎落花声,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
在微风里,玉漏莫相催。洛阳春光,飘来流水音,难医心伤《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唐·韦庄洛阳城里春光好,
在蓝空天末,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摇摇欲坠的孤星!
—— 《小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
芒鞋踏遍陇头云,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 《鹤林玉露》中载某尼悟道诗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
某尼悟道诗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
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自然的一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
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自己心的活动。你越能忘掉自我,忘掉你自己的情绪波动,思维起伏,你就越能够“漱涤万物,牢笼百态”,如此既丰富了自己,也丰富了文化。
那么,你在自己的心里就找不到美了吗?我说,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碰到情感的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未必是美。
只有莎士比亚或巴尔扎克把它形象化了,表现在文艺里,或是你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把你的欢乐表现在舞蹈的形象里,或把你的忧郁歌咏在有节奏的诗歌里,甚至于在你的平日的行动里、语言里。
一句话,就是你的心要具体地表现在形象里,旁人才会看见你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能真正的、切实的、具体的发现你的心里的美。
王羲之在《兰亭序》里说:“仰观宇宙之,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东晋书法家在寻找美的踪迹。他的书法传达了自然的美和精神的美。不仅是宇宙,小小的事物也不可忽视。
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矿石商人仅只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特性。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
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做“移人之情”或“移我情”。这里我所说的“移情”应当是我们审美的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条件,而美学家所说的“心理距离”、“静观”,则构成审美的消极条件。女子郭六芳有一首诗《舟还长沙》说得好:
侬家家住两湖东,
十二珠帘夕照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
始知家在画图中。
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溶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
点击播放 GIF 0.0M
但是在这主观心理条件之外,也还需要客观的物的方面的条件。在这里是那夕照的红和十二珠帘的具有节奏与和谐的形象。宋人陈简斋的海棠诗云:“隔帘花叶有辉光”。帘子造成了距离,同时它的线文的节奏也更能把帘外的花叶纳进美的形象,增强了它的光辉闪灼,呈显出生命的华美,就象一段欢愉生活嵌在素朴而具有优美旋律的歌词里一样。
这节奏,这旋律,这和谐等等,它们是离不开生命的表现,它们不是死的机械的空洞的形式,而是具有丰富内容,有表现、有深刻意义的具体形象。
形象不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中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所以诗人艾里略说:“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
但是心的陶冶,心的修养和锻炼是替美的发见和体验作准备的。创造“美”也是如此。
捷克诗人里尔克在许许多多的事物里、经验里,去踪迹诗,去发见美,这是多么艰辛的劳动呀!他说:“诗不徒是感情,而是经验。现在我们也就转过方向,从客观条件来考察美的对象的构成。改造我们的感情,使它能够发现美。”
点击播放 GIF 0.0M
我们上面所引长沙女子郭六芳诗中说过:“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这是心理距离构成审美的条件。但是“十二珠帘夕照红”,却构成这幅美的形象的客观的积极的因素。夕照、月明、灯光、帘幕、薄纱、轻雾,人人知道是助成美的出现的有力的因素,现代的照相术和舞台布景知道这个而尽量利用着。古人曾经唤做“移世界”。
“移我情”、“移世界”,是美的形象涌现出来的条件。
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生活的境界和意趣。
我们寻到美了吗?我说,我们或许接触到美的力量,肯定了她的存在,而她的无限的丰富内含却是不断地待我们去发现。
千百年来的诗人艺术家已经发见了不少,保藏在他们的作品里,千百年后的世界仍会有新的表现。每一个造出新节奏来的人,就是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
源于《美学散步》开篇《美从何处寻》,版权归原作者
IT百科:
怎么管理中继小米路由器 怎么查看交换机的mac地址池 租房次卧怎么安装光猫
网者头条:
猫咪白细胞低是怎么回事 狗狗经常喝水打嗝怎么回事 宠物店介绍怎么填写好看 佳能插卡相机怎么用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