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的奇思妙想与内心世界文学创作往往被视为文学家们的独有领域,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拥有丰富的内在世界和无穷的想象力。只要抛开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害怕,都能发掘出创作的独特魅力。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片广阔而神秘的
走进诗摘词选,诗词中的才能迎刃而解。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品味诗意人生
诗词微塾
意境
意境美是诗词的至美。古诗词的艺术美和感染力,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主要取决于意境的有无和优劣。诗贵意境,以及书写张贴等方面的格式与规律,我国古典诗词作品中的美好意境一向为人们所重视和津津乐道。那么,其核心是。对联的基本格律可概括成六要素,古代诗人是如何创设美的意境呢?
一、缘境生情
诗人在观看或接触外在景物时,即:字数相等,起先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内容相关,往往因触景而顿有所悟,词性相当,思绪满怀,结构相称,于是借着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节奏相应,达到意与境的交融。这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必然,平仄相谐。1、字数相等。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从全联来看,是“缘境”的结果。这所缘之境,所生之情,便在诗人的创作中交融成诗的意境。《文心雕龙・物色篇》说:“物动,心亦摇焉。”讲的就是这由境及意的过程。在古典诗歌中这类例子很多,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那闺中的少妇原来无忧无虑,高高兴兴地打扮了一番,登上翠楼去观赏春景。街头杨柳的新绿忽然使她联想到自己和夫婿的离别,这孤单的生活辜负了好春光,也辜负了自己的韶华,她后悔真不该让夫婿远去求取功名了。这少妇的愁是由陌头柳色触发的,又是与陌头柳色交织在一起的。这是诗中人物的随境生情。诗人自己随境生情,达到意境浑融的例子,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这类诗里,诗人的情思意念都是由客观物境触发的,由境及意的脉络比较分明。
情随境生,这情固然是随境而生,但往往是原先就已有了,不过隐蔽着不很自觉而已。耳目一旦触及外境,遂如吹皱的一池春水,唤醒了心中的意绪,这情便付托物中,夺路喷涌,从而达到意境的交融。如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即将离开汴京与恋人分别,他的离情别绪早已深埋心中。词人的感官一旦触及与这种“离情”发生“”关系的“物境”,这“离情”便付托在物境中,一发而不可收。词中,词人触景生情,将他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词人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全词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可以说是达到“意与境浑”的地步了。
二、状物移情
状物移情,即先有情,再寻找适合负载感情的物,达到情与物的融合。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的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着对物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客观物境亦带上了诗人主观的情意。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是我国古典诗歌常用到的表现手法之一。如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花溅泪”“鸟惊心”就是用的移情手法。花本不会流泪,鸟也不会心惊,所谓的流泪、惊心不过是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赋予所写之物罢了。
在古诗词的意境创设中,把难以直言表达的抽象情绪,寄寓于具体的外在可感的事物之中,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形象化,是文艺,尤其是诗词区别于其他一切意识形态的重要标志之一。古代诗人就很懂此中三味,他们多采用外在的客观形象来表情达意,即往往把一种思想或一种抽象的情绪“移”到外在客观物上加以表现。如“愁”是一种难以说清楚的情绪,古人就用多种形象来托“愁”、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流。”南唐后主李煜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愁绪,化作了滔滔东流的春水;“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以雨写愁,无尽的愁绪,化作了黄昏点点滴滴的细雨;“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在《长相思》中,以山水喻愁,少妇的相思苦情,化作哀愁的吴山、汴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在《青玉案》中,以烟草、柳絮、梅雨写愁,几多闲愁,化作一川霭霭的“烟草”、满城飘飞的“柳絮”、无休无止的黄梅时节的雨。这些具体景象,形象地表现出愁的缠绵、愁的繁多、愁的难以排遣。使我们通过“移情状物”的桥梁,从不可感知的此岸走进了可感知的的彼岸,从而具体地感知了“愁”,认识了“愁”。
三、体贴物情
体贴物情,是指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已经被人们公认的某些物境(形象)所寓含的某种情感。由于这些物境具有某些特质,常被人们约定俗成地赋予一种感情,已经带有了一定的客观性。例如凤凰是美的象征,乌鸦、蛇则是狠毒、丑的象征;红豆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诗人常用它作为坚贞、高洁、坚挺、傲岸、坚强、富于生命力的象征;梧桐往往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杨柳更多的是与离愁联在一起;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它一般是坚贞、坚强、高洁脱俗的象征;莲花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也有用莲花赞美纯洁高尚的节操的。只有理解了这些事物的普遍寓意,欣赏诗歌时才能更容易理人的感情,把握诗人的思想。
有的诗人长于体贴物情,将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构成诗的意境。陶渊明和杜甫在这方面的成绩尤其突出。陶渊明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杜甫的“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发潭州》),“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后游》)等都达到了物我情融的地步。
四、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我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古典文论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古诗词意境创设中有重要作用。从形式上来讲,意境是“虚”与“实”、“有”与“无”的有机结合。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引宋人梅尧臣的话:“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告诉我们意境应包括两个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一方面是“见于言外”的较虚分。从意境的创设上看,正是二者的结合。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出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体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感悟,即所谓的“不尽之意”。实境侧重客观事物的再现,而虚境具体表现在诗文中多是一种暗示、象征或修辞的运用。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从听觉角度实写所见之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从视觉角度写想象之景。虚实相生,使作品有了更加广阔的审美空间。李商隐《登乐游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既是眼前所见之景;是实写;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慨叹,是虚写。诗句的含义十分丰富,令人遐思翩翩。
再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从创作背景、诗的题目和内容来看,很显然这是一篇“凭空想”的杰作。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胆夸张的手法,组成了一幅亦虚亦实、亦幻亦真的梦游图。奇特瑰丽、缤纷多采的艺术境界中,寄托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可谓是虚实相生,创设意境的典范。王昌龄的《出塞》,屈原的《湘夫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石头城》,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南宋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等等,都是由实境开拓出第二层审美想象空间的典范,创设了“实者逼肖,虚者自出”的虚实相生的美妙意境。
总之,对于诗人来说,只有创造了美的意境,诗才能超越时空,为人们喜爱,占据一席艺术之地。同样,鉴赏者也只有明了古人诗词意境的创设方式才能真正欣赏它的美,才能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向下滑动查看详情
IT百科:
ios光遇怎么缩小 linux 主机名怎么设置 手机怎么购买路由器
网者头条:
狗狗经常喝水是怎么回事 宠物店小牌匾怎么写好 佳能相机全景模式怎么用 为什么圆通快递越来越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