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美:洞见生命本质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中,文学无疑是最富创造力和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从远古的神话传说到当代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更是人类探索生命本质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学,我们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红楼梦》中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判词。薛宝钗和林黛玉一直被公认为书中的双女主,两人都是容貌秀美,才华出众,她们和贾宝玉的爱情纠葛牵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书中,薛宝钗是林黛玉所认为的情敌,可随着两人关系的发展,情敌则转变为好友,这和薛宝钗的高情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
宝钗来之前,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贾府的家长贾母的心头肉,两人每天也形影不离,关系十分融洽。如无意外,宝玉和黛玉成婚指日可待。
可这时,薛宝钗来了。初见宝钗时,她花容月貌,举止方,性格温婉。同时,宝钗的母亲薛姨妈更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宝钗随身佩戴的金锁上刻的字,是一位和尚所赠,并说明日后将和有玉的公子结成姻缘。
贾府中有玉的公子显然就是贾宝玉,一时“金玉良缘”的说法甚嚣尘上。宝钗也自然成为了横在宝玉和黛玉中间的障碍。
此时,黛玉心中,已隐隐把宝钗当成了有力的竞争者。毕竟,无论宝钗的家世、人品,还是“金玉良缘”的说法,对黛玉都是很的威胁。
在日常相处中,黛玉对宝钗的敌意,常常流露。
有一次,三人一起用饭时,宝钗劝宝玉少喝冷酒,宝玉欣然接受。黛玉就借着和丫鬟说话:“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实际暗讽宝玉和宝钗。
还有一次在清虚观打醮,众人看到一个金麒麟很眼熟,宝钗说史妹妹也有一个相似的。宝钗被夸有心时,黛玉则冷笑说:“宝姐姐在别的上还有限,唯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面对黛玉夹带棒的话语,宝钗的反应是:浑然不觉、详做不知、不予理睬。也就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我不和你计较。因为众人都知道黛玉心胸狭窄,牙尖嘴利,这些话语虽然听着刺耳,但如果认真和她计较,反倒显得宝钗也心胸狭窄,所以她的策略就是置之不理。
二
对其他人,宝钗则采用不同策略,面面俱到,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对长辈,她考虑她们的喜好,应酬交谈时,处处以长辈的喜好为先。
在宝钗的生日宴席上,贾母让宝钗点戏文,宝钗明白贾母年纪的老人喜爱热闹,所以点的戏文都是热闹的戏。贾母问起宝钗爱吃的食物,她则顺着贾母喜好说喜爱软烂的食物。一番对话,贾母十分欢喜,平日里谈起宝钗也直夸:“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宝钗的姨妈王夫人,对身边的丫鬟金钏儿责罚后,金钏儿跳井自杀。王夫人自责不已。这时,宝钗过来安慰王夫人不必挂怀,金钏儿应该是失足落井,而王夫人多赏些银两,即可表达主仆之情。并且自己可拿出新衣服用作金钏儿的陪葬。一番劝慰的话让王夫人释怀不少。
对同辈的姐妹,她宽厚可亲,办事周全,是家的知心姐姐。
史湘云只要来到贾府,就粘着宝钗,同吃同住。湘云心直口快,有一次直接说要请客办诗社。宝钗私下和湘云分析:请客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还要考虑周全。以湘云当时的情况很难办成。湘云正犹豫间,宝钗主动提出她力协助湘云办好诗社。
果然,当天宴请贾府众人十分成功,流程严谨,气氛热烈,这也是书中著名的“螃蟹宴”。整个宴会名义上是湘云做东,实际上是宝钗全权管理。
对下人,她随和宽容。贾府中下人也都爱和宝钗一起玩耍。就连贾府中没地位、受人排挤的赵姨娘,她也不忽略,送礼往来从无遗漏,被赵姨娘直夸会做人。
因此,薛宝钗积攒了一个好口碑,贾府上下,对宝钗都是人人夸赞。
而这样的群众基础,对于宝钗是非常有利的。当黛玉对宝钗有不忿之言的时候,周围的人就会为宝钗说话。最坏的情况,也不会有人和黛玉结成小团体,一起对抗宝钗。
比如,有一次,宝钗替宝玉绣肚兜,被黛玉和史湘云看到,两人刚要取笑宝钗,湘云立刻想到宝钗平时对自己不错,所以岔开话题。黛玉心里明白,只好作罢。
三
这样的状态维持了一段时间,宝钗对黛玉一直隐忍。可有一天,面对挑衅时,宝钗却转变了策略,选择了直接冲突。
这件事的起因是:黛玉误会宝玉心中惦记“金玉良缘”,宝玉生气砸玉,于是两闹一场。而宝玉向黛玉负荆请罪之后,两人重归于好,一同和家看戏。接着,宝玉调侃宝钗像杨贵妃体丰怯热,而黛玉则以看热闹的心态和宝钗交谈。
面对宝玉的言语失当和黛玉看热闹的态度,宝钗直接怒怼,虽然表达方式含蓄,但是表达的内容却一针见血。
首先,直接反驳宝玉,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个好兄弟好哥哥可以做杨国忠的。”点明其言语越界。
然后,借用典故一语双关,说自己不懂“负荆请罪”,只有宝玉和黛玉这样博学的人才懂“负荆请罪”,点出了宝玉和黛玉两人的暧昧关系。
最后,借和丫鬟说话,给两人以警告,表达了观点:自己不是任人取笑和讽刺的人,以后碰到类似情况就不客气了。
一番操作,说得宝玉和黛玉一言不发,旁人也许不了解其中的唇舌剑,精明如凤姐则说“脸上辣辣的”,可见当时气氛尴尬。
这样的策略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事后,黛玉对宝玉说:“今儿你总算碰上厉害的人了”。连口齿伶俐的黛玉,都被宝钗说得哑口无言,宝钗的情商可见一斑。而经此一事,后面相处时,黛玉面对宝钗相对也收敛了许多。
四
至此,黛玉和宝钗的关系仍未缓和,直到后面发生了一件事,两人关系才真正有了转折。
贾府众人在酒席上行酒令时,黛玉不慎说了两句《牡丹亭》和《西厢记》中的诗句。这两本书当时属于禁书,家闺秀看禁书是不合礼教的。席上,只有宝钗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主动找到黛玉谈论此事。
黛玉认为两人关系不好,尤其之前也见识过宝钗的厉害,所以原本以为宝钗会揪住这个错误,做文章,对自己进行打击。但宝钗并没有这么做,当着众人,没有声张,保留了黛玉的面子。酒席结束后,再单独找黛玉谈心。
谈话的内容也很有策略,没有直接指出错误,如果直接指出,黛玉多半恼羞成怒,反而会产生隔阂,适得其反。而是选择放低姿态,从自己说起,说自己小时候也经历过同样的事,一下子就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接着阐述利弊,有理有据。读书是为了明理治国,不是读杂书而行事不当。
最后,以情动人,真心规劝。女孩儿应以德为重,读书也要读正经书。
一番话,听得黛玉垂头不语,这个时候,黛玉内心是服气的。
因为这件事,之后两人的相处融洽了很多。平时,宝钗对黛玉也事事关心,黛玉生病了,她打发人每日送燕窝滋补。黛玉多愁善感,她就经常陪伴开导。终于,黛玉吐露了心声,她已经把宝钗当成亲姐姐一样看待了。
面对黛玉这样敏感多疑、七窍玲珑心的女子,从情敌到好友,宝钗的每一步都走的很不容易,足见她的情商和智慧。这样的高情商,已经成为了宝钗的日常惯,并不只是面对黛玉,而是面对所有人。
想要学宝钗的高情商,归根结底就是做到这四点:
一是豁达度,遇到小事,不计较。把自己的精力花在事上,这样生活也会更美好。
二是换位思考,凡事从对方的角度考虑,言语行动就会得到对方的认可。这也是贾府众人对宝钗赞不绝口的原因。
三是有底线思维,遇到事不含糊,有理有据地反驳,别人自然会心服口服,以后也不会随意碰触底线。
四是以诚待人,掌握分寸,终会收获真情的反馈。
与人相处,就是需要有宝钗这样的智慧!
IT百科:
猫不睁眼有分泌物怕光怎么回事 邻居wifi容量小怎么解决 苹果手机退出qq怎么退
网者头条:
开乒乓球俱乐部要准备什么 十二星座的一生有什么劫数 男马和属虎的婚姻怎么样 什么程度才算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