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激发下的文化产业创新当代社会日新月异,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求变求新。在这个过程中,思想引领创新显得尤为关键。文化产业正是需要思想激发,不断创新才能持续发展。首先,思想的先导性是文化产业创新的源动力。杜威曾说
定期推送传统文化课程信息,从来不吃饱。孔子如果在这一天哭过,传统文化新闻、精彩善文,就不再唱歌。——好像也没啥,传统文化用品、礼品,不就是孔子日常工作场景中的细节嘛。年轻时的孔老师学识渊博,传统文化修学书籍、音像等诸多优质内容,精通礼乐。然而当时,一站式传统文化学资讯服务微信平台!构筑您的幸福人生!
点击播放 GIF 0.0M
上一堂课《弟子规》我们学了”尊长前,却是“礼坏乐崩”。礼乐都崩坏了,声要低,遇到一个精通的,低不闻,自然成了宝贝。有些家庭,却非宜“,亲人去世,这堂课我们来学“进必趋,悲痛之余,退必迟,就想用规范的礼节送亲人最后一程,问起对,视勿移”,由“站”到“说”,接下来讲什么呢?进退。孔子上朝,快见皇帝的时候走得很快,但是往出走的时候,他走得很慢,这就是一种度。因为你要见人的时候,你慢了,你显得傲慢,就是能量要交换的时候要快,“进必趋,退必迟”。那么离开的时候你如果走得很快,让人感觉着很冷漠,热情不够,没有温度,没有人情味儿,这就是进和退的把握。而由这一句话,“进必趋,退必迟”,我们解读到的《弟子规》的精神,就太多太多了。在人生的上进阶段、求学阶段、学阶段,我们要发奋有力,要加速进行。在我们的人生的后半场,就要缓缓地退下来,这就是给人一种积极性、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平衡,就是进必趋退必须迟。如果我们把进看作是一个人的奉献的姿态的话,那么退就是一个人的索取的一种姿态。奉献要快,获得要迟,它都是对应的。
接下来讲到目光,如果说站是身体的语言,话是心灵的语言,进退是我们的一种动作和速度感,而目光最能折射我们的灵魂。“问起对,视勿移”,这一句话可能在这几个环节里面更关键。就是当长者向我们问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很安详地、端正地、优雅地、不卑不亢地、不从不容地看着对方,看着长辈,“问起对,视勿移”。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去观察,有相当多的孩子,他不敢跟长辈对视,有一种孩子是不敢,有一种孩子是从小养成了环顾左右的惯。他的目光的游移,折射出他的心的散乱、躁乱。“问起对,视勿移”,看上去是我们的一个行为,看上去是我们的一个姿态,但它折射的是我们心灵的质量,我们的定力、我们的静力、我们的安力;它折射的是我们的生命力。
古人训练一个伟人、训练一个圣人,在训蒙养正阶段、打基础阶段,那可是要下功夫的。《诗经》里面讲,“如磋如磨”,就是说雕琢的功夫完成之后,就要磋了,要磨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一个玉砍开了之后,剩下的功夫就要琢磨了,就琢磨了。把这个玉磨到完美,那是一个细节一个细节,一个动作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眼神去纠正的。
孔子的六艺里面,为什么有射箭呢?我们知道一个人在射箭的时候,是目不转睛,训练的是他的定力、目力,他不仅仅是为了打仗用,他是借助于射来训练他心的那一刻的定。家的瞄准目标的那一刻,心无旁骛,没有杂念,他是定、静、安的训练。如果那一刻一走杂念,就打不中靶子了。《中庸》里面讲,当我们没有射中靶子之后,我们不用埋怨靶子,我们要埋怨我们的内心定力不够。所谓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这意思。别怪靶子、别怪箭、别怪弓,是在于我们的心动了,心不定,所以没射中。古人的一切外在训练,都是为了完成内在的心的质量、心的品质、人格的质量,它是为了人格的完成做服务的,所以他特别在乎细节的雕琢。
老子反反复复讲:“天下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故圣人不为而能成其”。所以圣人他的用功的地方,恰恰比普通人还要小之又小。小到哪里?小到自己的念头,所谓的起心动念处做文章。我们在生活中一个人把人杀了,这是要偿命的。但是对于圣人来讲,他动了一个的念头,他都要责罚自己的。所以我们看到,但凡成功的人他都有一个功夫。什么样的功夫?反力!
日本有一个著名的企业家叫稻盛和夫,现在很热门,我们有许多企业家都奉他为鼻祖,进行学,他创造了两个世界500强。当年日航面临倒闭的时候,首相鸠山由纪夫拿着300亿美金找不到救命的人,这时候他想到了已经70岁多岁的稻盛和夫,稻盛和夫走马上任一年时间,让日航扭亏为盈,创下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他现在创办的盛和塾,成了培养企业家的一个重要平台。稻盛和夫为什么这么成功呢?50多年来在世界金融危机中,他的企业丝毫不受影响。因为稻盛和夫有著名的六项精进,就是他的六个训练的功夫。其中这六项精进里面,其中有一项就是反力训练,他的六项精进,第一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第二是反,第三感恩,第四利他精神,第五是乐观,第六是谦德。
我们讲的《弟子规》跟他的这些一模一样。央视记者采访稻盛和夫,问:你是用什么来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的?他说我用的是的孔孟哲学,换句话说他用的是《弟子规》。稻盛和夫非常推崇王阳明,非常推崇《了凡四训》。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里面有一项就是反。稻盛和夫有一个惯,什么样的惯?他每天工作完之后回到家里,他对着他母亲的像,对他一天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反。如果他做错了事,他对着他妈像他扇自己耳光,说你混账,你怎么能做这件事情?他每天把反作为提高他生命力的重要功课。
曾文正,曾国藩就更不用说,曾国藩有个惯,每天写日记反自己,而《了凡四训》里面介绍的袁了凡,他怎么反?用功过格,做一件好事记一笔,做一件不好的事情记一笔,就是不放过自己。这是对自己下狠心,进行自我雕琢,自我切磋。所以我们在《弟子规》的这一分“问起对,视勿移”,我们可以延伸出来,一个人他的生命景象,就是他可以读到他的全信息。换句话说,我们从一个人的目光中,可以读到他的全信息。我们看曾国藩的识人,其实主要的分,就是从一个人的目光里面去把握他的内心深处的秘密,来探究他内心深处的秘密。就是目光是一个人的心灵的投射。
主持人:
郭文斌先生从我们待人接物的行动速度和目光交流等细节方面分析指出:“进必趋,退必迟,就想用规范的礼节送亲人最后一程,问起对,视勿移”这句训喻体现的仍然是“中庸”。“进必趋,退必迟”说明这个人身定,“问起对,视勿移”说明这个人心定。这个“定”就是“中庸”讲的“中不偏,庸不易”。不快不慢的步伐,不高不低的声音,不游不移的目光,都在体现“中不偏,庸不易”。特别是我们的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尊长与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要安详地、端正地、优雅地、不卑不亢地、从容不迫地看着尊长。
正如“中庸”所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进必趋,退必迟,就想用规范的礼节送亲人最后一程,问起对,视勿移。”即是一种“和”的状态,它来自于“中”,来自于生命本体的平静、安详。郭文斌先生指出:“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生命个体性和宇宙整体性高度对应。也就是“中不偏,庸不易”,即因“中”而“和”,因“和”而“中”,最终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和谐境界。请继续收看郭文斌先生解读《弟子规》第24集:中庸之道。
郭文斌:
《弟子规》在这里把“出则悌”的分落到“问起对,视勿移”,就像第一分孝道分落到“事死者,如事生”一样,它到了“问起对,视勿移”,它又上升到了哲学层面,上升到了心灵层面。可见《弟子规》每一分,最终一定是把人带到心灵构建上的。
那么接下来《弟子规》讲了什么呢?在这一句话之后,《弟子规》接着把“出则悌”的分推向哪里呢?下一堂课我们给家接着分享。
主持人:
在本堂课里,郭文斌先生依据《弟子规》“出则悌”分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自然成了宝贝。有些家庭,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这几句训喻告诉我们:要从细小的养成教育里训练我们对于“中庸之道” 的感悟。
从下堂课开始,郭文斌先生将向我们讲述《弟子规》“出则悌”分的性内容,那就是“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那么“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究竟向我们传达什么信息呢?郭文斌先生认为:“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实际上就是把“善事父母,善事兄弟姐妹”的内涵和外延无限地扩展。换言之,当我们能够把别人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把别人的兄弟姐妹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来关爱的时候,悌道就完成了。这是一种包含了人情温度和人伦温暖的爱,这种爱就是《中庸》开篇所讲的具有“天命”意味的“率性”境界。
本文节选自《郭文斌解读》
- END -
文章版权属于作者,文中观点不代表发布方,仅供参考。
重
磅
推
荐
IT百科:
尼康相机编号怎么查询不到 索尼相机视频怎么看ISO 富士相机在日本售价多少钱
网者头条:
玉石裂开怎么复原讲解 猫咪不让小主人吃饭为什么 狗狗经常起眼屎怎么回事 为什么很多宠物店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