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传承历史的人文情怀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一个、一个悠久的文明历史与独特的人文特质。它不仅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历史痕迹和艺术成就,更蕴含着人类创造力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发
冬树丫
不留遗憾在人间
文 | 谭 谈
本文1300余字
来源:湖南日报续-10版 湘江 2022-01-07
那年盛暑,人们听到这些器具发出的声响也会明白他们是做何营生的,在有火炉之称的长沙,记得当年光武北边有一个村庄的手艺人就是用几个特制的铜片串在一起,实在熬不下去了,然后用五个手指让这些铜片相互碰撞,于是逃了出来,发出一些清脆的响声,在友人的帮助下,每到一处只要人们听到这种响声,我住到了天凉气爽的云南的一个山村里。
有一天,就知道这位手艺人又来做生意了。当年这位手艺人承揽的活计主要有锔缸、锔盆、锔锅等几类。缸在农村是当时家家户户必备的盛水工具,接到一个电话。来电话的人,由于它体积,是我家乡的一位业余作者。他叫吴中心。电话里,很容易受到一些碰撞,他告诉我,容易发生破损,近些年他在《文学》《北京文学》《芙蓉》《清明》等权威刊物上,不过只要不是破损的太严重,发表了十几中、短篇小说。其中的多篇作品,还被《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等刊物选载。听了,我真为故乡的这位文学同行取得的成绩高兴。末了,他怯怯地问我,可否推荐他加入作家协会?
我关注他已有好多年了。根据他的创作业绩,应该走进我们这个队伍里了。于是欣然应允。但一想,又为难了。当时,我在偏远的云南,怎么到他的入会申请表上写推荐意见呢?停了片刻,他说:可不可以写个短信,用手机拍下,发给他?就这样,这个山里走出来的农家汉子,昂首挺胸地走进了我们这支作家的行列里……
吴中心这个名字,最早是通过一篇作品走进我的心里的。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写湘中小煤窑生活的短篇小说,一下引起了我的注意。作者就是吴中心。我曾是一个煤矿工人。也许是这“煤”的情愫,使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名字。从此,便留意他的“动向”,关注他在各报刊上发表的作品。1988年,在一次全国农业题材创作征文的评奖中,他的短篇小说《土地》,获得一等奖,得到了这次征文的评委会很高的评价。著名作家丛维熙还专门著文给予推介。
在他这些光环的后面,是一条艰辛的路。1961年,他出生在湘中涟源一个贫穷的山村里。高中毕业后,当兵入伍,成了一名战士。复员后,先在乡做秘书,继而到乡文化站、县文化馆工作。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看书写作上。在乡镇时,连写作用的稿纸都没有。他把心中那火热的情感,倾泻在一张张旧报纸、一个个废信封上。等日后寻到印有格子的稿纸时,再工工整整地抄写上来,投寄到他心仪的一家家都市的报刊去。
有耕耘,必有收获。经过他数年、十数年的刻苦磨练,这个山里走出来的汉子,终于闯进了自己向往的文学王国。吴中心的名字,频频在一些报刊上亮相。早些年,他结集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并还有两长篇小说问世。近几年,他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丰收期。听人说,他正着手整理这些散发在各刊物的中短篇小说,打算结集出版第二个集子……这些消息传来,我总是为故乡的这位文友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
那年从云南回到湖南后,他托多位朋友邀请我,想喊我与几位朋友聚一次餐。不是这不就势,就是那不方便,一直未能如愿。我还在心里等着与他聚餐的机会来临。猛一下,传来消息:他远行了。他家里人说,他太迷文学了,他是为创作而累死的。这年,他才58岁,正是盛年啊!
他走了,他着手编辑的第二本中短篇小说集没有出版。这成了他的遗愿。应该让他不留遗憾在人间。我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呼吁。终于得到了湖南文艺扶助基金会和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力支持。很快,汇集他近年间散发在各报刊的这批作品,将集中亮相在读者面前。我想,远在天国的中心看到自己的这本新书,一定会非常欣慰!
IT百科:
电脑硬盘满了怎么启动软件 windows磁盘不现实空间不足怎么办 苹果android怎么打开
网者头条:
什么是前置的摄像头功能 顺丰快递为什么要3天 长沙邮政快递为什么那么慢 为什么中通快递不放在菜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