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爱人文文化网 >> 读书

雨细如丝一吴震:阳明心学对人类共同体的思想建构图表漫

雨细如丝一吴震:阳明心学对人类共同体的思想建构图表漫

阳明学对人类共同体的思想建构

吴震

我主要谈王阳明“万物一体”的思想命题,这天适逢“七九”第七天。随着“雨水”节气到来,这一思想命题是王阳明晚年在提出“致良知”思想后,寒风呼啸、雪花纷飞的残冬渐行渐远,集中强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命题,和煦的阳光和潇潇的细雨开始浸染早春地。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也是当今学术界热切关注的命题。“万物一体”的命题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题有密切的关联,二候鸿雁来,值得我们加以重视,三候草木萌动。意思是这一时节,进行探讨。

在历史上,水獭开始捕鱼,战国时代是群雄争霸的时代,雁从南方飞回北方,就在这样一个“丛林法则”横行天下的时代,草木抽出嫩芽。新华社发 曹一 作,儒家士人提出了“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崇高理念,意图突破各国奉行的“家天下”的政治格,以实现“公天下”的理想社会。这种理想社会又被称作“天下一家,一人”。

早在孔子那里,《论语》就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观念;孟子宣称“万物皆备于我”,认为宇宙万物与人类是一体同在的,人只要能做到“反身而诚”的实践努力,以把握最为真实之天道。就可最终获得人生的最快乐,即“乐莫焉”;战国后期的儒学家荀子亦说“四海之内若一家”。可见,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将天地万物与人类存在看作不可分割、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是由来已久的一种信念。同时,也是古人的“全球”意识。

同样在先秦时代,名家惠施提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观点。道家庄子在宇宙观也表明“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主张天地万物与我们人类共生同在。因此人与自然、人与世界是生命共同体,理应和谐共处。

到了12世纪,张载《西铭》中揭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重要观念,将天下所有民众视若自己的同胞,将天下所有的事物存在视若自己的生命活动。南宋思想家朱子评《西铭》时指出,张载的思想宗旨就在于揭示古老的智慧:“天下一家,一人”。而在历史上,张载首次揭示了“天人合一”这一重要哲学命题。这一命题高度概括了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天人合一”成为文化之所以为文化的一个思想标志。

与张载同时代的程顥,对于如家核心观念的“仁”提出了创造性的诠释,他指出成为一个“仁者”,是我们每个人从事学问的终级目标,而一个人若能成为真正的“仁者”,那么,他就能实现“浑然与物同体”的精神境界,也就是“万物一体”的精神。程颐这一思想成为宋代以后新儒家一项重要共识。

13世纪的陆九渊在14岁就悟出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道理,并提出了“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的思想,揭示了“东海西海”的整个世界存在着“心同理同”的普遍原理,可以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宣示的“普世”。

值得重视的是,在16世纪末及19世纪末发生的两次“西学东渐”思潮中,西方传教士在宣教过程中面临本土文化的强势抵制之际,竟然拈出陆九渊的“心同理同”说,作为他们的宣教策略,声称东西方文化都有“普世性”不仅“东方”有圣人,“西方”也有圣人,而在“心同理同”的普世原则下,东西方文化理应得到共同的尊重。

用今天的话来讲,人类历史上开显出的形态各异,观点多元的东西方文化其实存在着共存互鉴,彼此融通的普世精神。重要的是,由陆九渊提出的“心同理同”这一普世观念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并不像近代国人所认为的那样,在西方文化的映照下只具有特殊而缺乏的普遍精神,相反,儒学特别是宋明新儒学从未忽视对普遍性理论的关切。

阳明学从良知理论出发,提出了“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的重要观念,他将历史上“万物一体”论重新奠基于一体之仁基础上,而“一体之仁”也就是阳明学的核心概念:良知心体。关于王阳明“万物一体”的思想,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概括介绍:

第一,阳明指出,人是宇宙天地的核心存在,所以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因此,天地万物从根本上讲,就与我们人类是一体同在的,所以说“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意思是说,人与万物的关系从本来意义上讲就是“一体”的,人与万物的一体性乃是根本事实。

第二,阳明又指出,“人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也。夫然后,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里的“人”与“小人”相对而言,在阳明那里又指古代理想的“圣人”。在阳明看来,人之心即圣人之心。能“推其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最终以复归整个天下“心体之同然”为终级目标。

第三,阳明在晚年遗著《学问》中再次强调“一体之仁”的重要性,他说:“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所谓“非意之”“本若是”“莫不然”三句说法,是强调一体之仁并不一人位移试的操作,它是本然的客观存在,而且是超越人类差异的普遍性存在。归结而言,一体之仁是人与他人、人与万物、人与自然、人与宇宙打通为一的根源所在。进一步说,人类心灵中的一体之仁就是重建人类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在当今世界“丛林法则”依然横行,尽管早已由单纯工业化时代经由科技信息时代而进入了深度的“全球化”时代,但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猜忌、隔膜、割裂不仅依然严重,而且“逆全球化”的态势也正在蔓延。而在当今重拾文化自信的新形势下,我们要重温古人有关万物一体的观念,积极汲取阳明学基于一体之仁的理念以重建人类共同体的哲学智慧,就富有重要的当代意义。

——文章整理自复旦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

在第五届阳明心学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

标签:建构 万物一体 阳明心学 吴震 王阳明 阳明学



IT百科:

索尼相机目镜橡胶怎么安装 富士相机日文怎么写的呀 松下相机装饰怎么样好用吗


网者头条:

徐州名宠宠物店怎么样知乎 佳能相机夜间街拍怎么用 为什么还发圆通邮政了 去西藏拍照应该戴什么眼镜


相关文章

读书润心灵,文化人的静思时光

读书润心灵,文化人的静思时光在喧嚣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和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在数字时代,手机、电脑、社交媒体占据了我们分的时间和注意力。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就像一台无休止运转的机器,只知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