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爱人文文化网 >> 读书

志鹰击长空黄力之教授导读《原版初心》:在党的出版早期文献中体味大历史黑土作

志鹰击长空黄力之教授导读《原版初心》:在的出版早期文献中体味历史黑土作

19世纪德国著名诗人、马克思的朋友海涅在其著作《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1833)中有一段话:“思想走在行动之前,随十万转业官兵北荒,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当然德国的雷鸣也像德国人一样……当你们一旦听到迄今为止世界史中从未有过的爆裂声,用生命书写黑龙江精神中的抗联精神和北荒精神,那么你们应当知道:德国的雷公终于达到了它的目的。苍鹰们将要坠死于地,其中,非洲荒漠中的群狮也将夹起尾巴,改编为电视剧的长篇小说《赵尚志》和《鹰击长空》家喻户晓,钻进它们的王者的洞穴。德国将要上演一出好戏。相较而言,影响深远。1951 年,法国不过是一首天真无邪的牧歌。”我一直认为,王忠瑜弃笔从戎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志愿军空军负责宣传报道工作,这是海涅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预言。历史已经证实此一预言。

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携手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原版初心——的出版早期文献萃编》(简称《原版初心》),并担任摄影美术组长。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深深的影响了王先生的文学创作,还原了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的电闪雷鸣。整套书总计十五种,后续发表的《鹰之歌》系列作品以在朝鲜战场的经历为题材,原出版时间从1920年到1930年,这些作品也使他成为了我国新一代战争文学、军事文学的拓荒者。这是王忠瑜当时创作的宣传画上图为王忠瑜在 1952 年与空军战斗英雄王海(左)合影1958 年,跨度十年。其中既有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王忠瑜跟随十万转业官兵来到了北荒,如《宣言》《与欧洲》;也有俄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如布哈林的《共产主义的ABC》、蒲格达诺夫的《经济科学纲》;还有人自己的著述,如陈独秀编《论文集》《讨论集》,张伯简著《社会进化简史》。它们以原生态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20世纪初期思想界的风云际会,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文献如何渗透到人的精神世界,运动如何在生根发芽,几经磨难,终成今日之参天树,林立于世界。阅读并研究这套书,一定会有诸多收获。

一、窥见历史原貌

由于这套书是影印本,自然能够产生窥见历史原貌的效应,能够拂去岁月的尘埃,从文本上看出马克思主义文献是在一种怎样的状态下影响先进分子的。

影响最者,莫过于1920年8月以上海研究社名义出版的陈望道翻译的《宣言》。1899年初,马克思恩格斯的名字和《宣言》的片段文字就传入。但是,这著作的第一个完整的中文版,却与原著相隔了二十余年,才由陈望道翻译出来,在上海出版。从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到《宣言》的出版,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发行网络开始形成。

▲《宣言》中文全译本

1920年8月初版(左图)和9月重第二版

第一个《宣言》完整中文版一经推出,即生电闪雷鸣之效,9月份就印出了第二版,并改正了首印文字排错的封面书名。以后,该书被以各种形式反复重印,成为员的必读文献。直到1928年,华岗根据英文版再次对《宣言》进行翻译,也是由的出版机构上海华兴书于1930年出版。如果说,陈望道译本具有开创性意义,那么,华岗译本则具有文本的完整性意义。与陈望道译本不同,华岗译本采用的是由恩格斯亲自校阅的1888年英文版本,采用了英汉对照的形式。该版本还将三个德文版序言第一次披露于,其中,1872年版序言有一表述:《宣言》中“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华岗译本还将全文的结尾句译成“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陈望道译本是“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呵”),接近了现在的通行译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历史原貌给我们提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本身是思想认识的深化过程。如“资产阶级”一词,在这里仅译为“有产阶级”,不能内含“资本”的经济学意义;还有,《宣言》中的一句核心话语,陈望道译本是:“所以的理论,一言以蔽之,就是:废止私有财产。”当时其他译本是“废止”“废除”“消灭”,所指对象是“私有财产”“私产”,1949年莫斯科中译本则是:“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后来这成为中译本的标准译法。财产只是指物质形式本身,私有制则突出了特定财产的制度设计,这使无产阶级摆脱了打家劫舍的理解。显然,从“废止私有财产”到“消灭私有制”,语句的译法反映出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一个过程,总体上是愈益成熟的过程。

关于马克思主义之传入,的形象说法是,十月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然,这是在相对的意义上说的,是指比较成规模的输入,包含了两个相关性含义,一是俄国布尔什维克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宗旨,这样使得人去关注马克思主义文献;二是俄国人进行了,他们不只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思想,而且他们进行了自己的理论工作,创立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普列汉诺夫到列宁、斯林、布哈林、托洛茨基诸人,由于俄国是成功的,的先进分子自然也关注俄国的马克思主义文献。

▲《新青年》封面

在共产国际代表来华之前,译介的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而后译介列宁、斯林著作的情况逐渐增多。这一时期传入的列宁文献就包括《俄国的政和无产阶级的任务》《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关于纲的报告〉》《与》和《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共4篇。《原版初心》中,列宁和斯林关于问题的文献被收录在唐杰主编的《原理》中。

以后,随着形势的发展,问题的特殊性,即作为一个半殖民地,与阶级斗争的交叉关系也愈益显示出来,不仅共产国际意识到这一点,人也是如此。因此,关于的理论需求上升。新青年社1927年4月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的论》一书,其中收录李钊翻译的马克思《和欧洲》一文,译名为《马克思的观》。1929年5月此书重印,书名改为《论》,编译者署名为“唐杰”。现在看到的影印本是1930年1月由华兴书“初版”的《原理》。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为《纲领之》,第二篇为《马克思主义关于问题的原理》,第三篇为《马克思主义与问题》。《与欧洲》(原标题为《及欧洲的》)收入第三篇,所占篇幅不多。更多的是列宁和斯林关于问题的论著。

本书的分篇幅是列宁和斯林关于问题的文献,但有意思的是,译文未能统一列宁和斯林的中文译名。斯林写作“斯丹林”、“史达林”。列宁的名字更不一致。《的德谟克拉西与民粹派》为列宁所作,现在译为《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在《原理》中,列宁名字写作“李宁”;列宁的《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原理》译为《与殖民地问题纲领》,署名“乌里安诺夫”;列宁的《在第二次国际之演说》,署名“勃罗依陀”,但文末又括号署名“乌里安诺夫”;列宁的《落后的欧洲及先进的亚洲》,文末又括号署名“Ulianov”。但是,在全书的其他地方,列宁这个译名更为普遍。这种历史原貌,既可以见出当时出版界对西名中译并无严格规范,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在的影响是逐步扩的,在扩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全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外的文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外的文献,在《原版初心》中首推布哈林两本:《底计划》和《共产主义的ABC》。布哈林是俄共早期的重要之一,列宁曾经评价他是内少有的一位理论家。但是,现代人对苏俄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认识,很长时期里都只是列宁和斯林,布哈林的名字只从反面意义上有所听闻。但是在早期,布哈林的名字和著作是俄苏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分,是被作为俄苏马克思主义思想引进来的。

▲布哈林(1888—1938)

《底计划》里,布哈林回答了无产阶级以后所面对的一系列问题,从政权(工人阶级和劳动农民的无产阶级专政)到经济秩序的建立(银行、工业、土地的国有化,分式等),与资本主义的国际关系。《共产主义的ABC》一书,乃是布哈林和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为了配合俄共(布)第八次通过的新纲宣传,专门撰写的一本通俗性的理论读物。列宁对这本书的评价是 :“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纲,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和布哈林两在一本篇幅不但是极有价值的书中作了极好的解释。”《共产主义ABC》完整地讨论了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到共产主义的全过程问题,还在最后一编讨论了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问题,应该说是一科学的教科书,而且与马克思恩格斯相关著作不同的是,这本书是以俄国的成功为基础的。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其他主要著作,如А.蒲格达诺夫(现译为波格丹诺夫)著的《经济科学纲》(1897年初版),被译者施存统称为“一世界的名著,而且可以说是一空前的世界名著”,实质上也是一社会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体系,其实践形式就是运动。1920年10月,新青年社出版了英国人克卡朴(今译柯卡普,Thomas Kirkup)撰写的《史》。柯卡普是英国著名的者(费边派)。《史》1892年初版,1913年由英国人辟司(Edward R Pease)加以删订,并增补了原书出版后20年运动发展的轨迹。辟司在原序中指出:“克卡朴著了这《史》,在他将死之前,正值第四次出版,他在第四版的序中曾说他出书有两种目的,第一就是将历史的中各主要的方面标明出来,第二就是对运动作一种概括的批评和解释。”虽然此二人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还是客观地介绍了的各种派别,对发展史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该书译者李季在《史》自序中指出:“我国自‘五四’运动以来,新思潮震荡全国,真有‘一日千里’之势。近一年来新出版的报章杂志有好几百种,都竞谈世界各文明国的新学说,是尤为谈论的焦点,并且很受社会上的欢迎。但是我们要讨论一种学说,对于他必先具一种有统系的知识,才能够判断他的好歹,决定他是否可以实行。运动在欧、澳、美各洲非当(常)发达,而派别亦复甚多,我们对于这种运动要想具一种有统系的知识,须先从历史下手,我译克卡朴《史》的目的就在这一点上。”

值得注意的是,此书作为运动的概览,对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起了这样的作用,斯诺在《西行漫记》中记载了曾说:“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史》,柯卡普著。”可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本书还是将其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西行漫记》

三、热情与理性思考:头脑对外域思想的消化

对外域思想进行消化,然后转化为自己的话语,这是早期马克思主义出版史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论文集》《讨论集》《社会进化简史》几即是典型作品。

关于的讨论,是英国哲学家罗素所引发出来的。1920年10月,罗素对进行了为期十个月的访问,这个时间段正是创立的关键时刻。罗素在长沙作了关于“布尔什维克与世界政治”的演讲,引发了关于的论战。张东荪陪罗素去了湖南,回来后在《时事新报》上发表《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一文,他说自己发现“的唯一病症就是贫乏,真穷到极点了”,根本“没有谈论什么主义的资格,没有采取什么主义的余地”。张东荪援引罗素的观点,认为只有在发展实业、增加“富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对张东荪的言论,陈望道、邵力子等人发文批评。《讨论集》收录了论争的几篇文章,作为第三分,另命名“关于的讨论”,陈望道直接质问张东荪,“你现在排斥一切……却想‘实业’。你所谓‘实业’难道想用‘资本主义’吗?你以为‘救只有一条路’,难道你居然认定‘资本主义’作唯一的路吗?”

▲罗素(1872—1970)

然后,陈独秀去信罗素,说:“过去的战争及将来的经济都是资本主义之产物,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幸而我们此时才创造教育工业在资本制度还未发达的时候,正好用资本主义来发展教育及工业,免得走欧美日本底错路。但是近来有些资本家的政的机关报屡次称赞你主张:第一宜讲教育,第二宜实业,不必提倡‘’,我们不知道这话真是你说的,还是别人弄错了呢?”

罗素是否回复陈独秀,现不得而知。不过,《讨论集》对论争文章的收录,让今天的人们看到,在当时,主张只有才能救,试图避开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的人,的确已不是个别,说明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施存统是最早的员之一,1922年当选为青年团第一任。1921年8月,已经开过。施存统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一文(见《讨论集》),这篇文章讨论,坚持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法兰西内战》的第一个中译本由吴黎平、刘云即张闻天翻译,1938年才在延安解放社出版,施存统可能是凭据外文版)中的观点:“劳动阶级要想达到自己阶级的目的,单靠掌握现存的是不济事的。”由此,施存统否认了议会政治的幻想,他说:“那些要想在议会里实现,死守有产阶级德谟克拉西的先生们,在这一点,明明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教义的。”

▲施存统(1898—1970)

但是,在论及问题时,文章对照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的阶段理论,提出:“如果在主张马克思主义,实在没有必要违背马克思主义底精髓,乃正是马克思主义精髓底应用。我们很知道,如果在实行马克思主义,在表面上或者要有与马克思所说的话冲突的地方;但这并不要紧,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并不是一个死板板的模型。所以我们只要遵守马克思主义底根本原则就是了;至于枝叶政策,是不必拘泥的。”

施存统认为,在俄国和,存在“由资本主义进到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究竟要多少时日,我们固不能预定”。施存统在1921年的看法,后来在和的过程中得到验证,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化思想的雏形。只是,由于历史刚刚展开,人们对未来难以有太精准的预见,关注这种看法的人尚不多见。

就影响较的著作而言,张伯简的《社会进化简史》值得一提。张伯简(1898—1926年)是白族的第一代员。五四运动后他到了巴黎,学了马克思主义,逐渐抛弃了工读主义的幻想。1921年冬在德国加入。1922年他进入莫斯科东方学,开始系统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既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者。

▲张伯简(1898—1926)

1925年,广东出版了他的《社会进化简史》,1927年,上海长江书店再次出版本书。1926年,主持第六届农讲所,把张伯简所著《社会进化简史》等书作为学员的课外理论读物。从目前的资料看,张伯简的《社会进化简史》应是接触到的第一完整的“社会发展史”著作,给留下深刻印象。1950年,说,读书要博览中外,不能光读翻译的外国人的书,人写的马列主义的书一定要看,并明确指出要读李达的《社会学纲》、艾思奇的《思想方》《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和张伯简的《社会进化简史》。

在刚刚圆满庆祝完百年之际,浏览这些前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文献,让今天的人近距离触摸历史、思想史,深感历史力量的巨,也让人们看得更为清楚,无论外世界如何评判,道路的正确性已经被逐步证实。义无反顾走下去,复兴的辉煌就会出现。

(作者系上海市委校哲学教授,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本文经上海书店出版社授权摘编自《原版初心——的出版早期文献萃编》(全8册),篇幅略有精简)

来源:青年报客户端

标签:文献 马克思主义 原版初心 列宁 共产党宣言 民族革命原理



IT百科:

松下相机夜视怎么设置 笔记本wifi密码怎么开启 cpu里面有硅脂会怎么样


网者头条:

韵达快递为什么取件要收费 钓鱼场积分有什么用处没 游泳前要做什么运动 打麻将怎么诈骗


相关文章

读书实践:重塑文化产业思维

重塑文化产业思维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化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在这股快速变革的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向,让文化产业在创新中不断壮,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同诉求。首先,我们要正视文化产业的本质